欢迎您访问-奇峰网
您的位置:首页 > 创业分享

穿防护服时要注意检查型号和什么(穿防护服需要注意什么)

2022-04-27 12:13:05
刘大钺(中)在做院感培训,示范穿脱防护服。南方日报武汉特派记者 张梓望 摄“预想到条件会比较差。”从除夕夜紧急赶赴武汉开展医疗援助至今,已有1个多月时间,刘大钺仍清楚记得第一次
穿防护服时要注意检查型号和什么(穿防护服需要注意什么)

刘大钺(中)在做院感..,示范穿脱防护服。南方日报武汉特派记者 张梓望 摄

“预想到条件会比较差。”从除夕夜紧急赶赴武汉开展医疗援助至今,已有1个多月时间,刘大钺仍清楚记得第一次见到将要接管的汉口医院内科2楼病区的情景。

刘大钺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处副处长,也是广东首批援助武汉医疗队院感督导组组长。援助武汉这一个多月来,他是“管家”“清洁工”“装修工”“送饭员”“搬运工”,脏活累活都亲力亲为。

“院感是来稳定军心的。”曾奋战在抗击“SARS”一线并参与“MERS”防控,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,刘大钺用专业守护着医务人员们的安全,也化解着大家的过度紧张。

改造好隔离区,队员心里踏实了

汉口医院是距离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医院之一。接手时,病房已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,80个病人中,9个病危,52个病重。院感条件差、医务人员超负荷苦苦支撑,医院里已经有不少医务人员已经倒下。“预想到条件会比较差,没想到这么差。”第一个进入病区“探路”的刘大钺回忆。汉口医院是一家二级综合性医院,主要业务是疗养康复。彼时该院的隔离条件,在刘大钺的眼里全是漏洞。

“既然给了我们,就不能不做。”刘大钺开启了病区改造计划。第一步,就是清理各类医疗垃圾。

首批医疗队共配备了三个院感专家,除了刘大钺,还有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何达秋、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祖辉。

三个专家教授加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护士史丽莎,4个人收了整整一天,把垃圾都清理出去,整个病区顿时清爽了不少。

第二天开始,他们重新设计病区的布局和流程,改造清洁区、缓冲区、污染区。将以前的穿衣室和脱衣室,分别设置第一缓冲间和第二缓冲间。原来的休息室门外的走廊,开辟成医务人员穿防护服的清洁区,用胶带将漏风的门缝粘严作为权宜之计。

7天后,有工人上班了,刘大钺开始实施第二步的改造计划。他画了装修图,请工人来重新装修病区的隔离设置,将门全部换掉,装上下压式的门把手,亲自动手在缓冲间装上灯和镜子……

凌晨4点钟的汉口医院,刘大钺还在清洗消毒护目镜。医疗队带来的护目镜总共只有不到30副,要洗消后重复使用,刘大钺就自己动手。2000毫克/升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,水龙头冲干净晾晒。“自己洗也不是很麻烦,这样是对大家的安全负责。”他说。

10天后,正常的医疗秩序与流程在汉口医院这一病区建立起来,每天来上班的医生护士们心变得踏实了。

实践中总结院感防控流程

穿一套防护服,10多个步骤;脱,有近30个步骤。每一步不小心,都会产生暴露感染的风险。医疗队员们大多数都没有穿脱防护服的经验,刘大钺和其他两位院感专家每天每人8小时轮班,每一个医护人员进出时,都一一指导操作,亲自上手帮忙穿脱。

一接管病区,刘大钺就牵头设置了院感监督员的制度,要求穿脱防护服时一定要两个人互相监督,同时每组值班护士都要有一个人负责感控监督。

“要把队员们一个不少地带回去。”刘大钺要求严格,在医疗队员们落下了“吹毛求疵”的“坏名声”。但如今,病区的医生护士们都养成了拿到防护服先检查的习惯。

“不能只是通过门口、玻璃窗、视频系统来看,必须要进到里面去,才能发现解决一些问题。”医疗队里,刘大钺每天进出隔离病区的次数最多,最多的一天进去了四次。

全国各地捐来的口罩、防护服,有着各种各样的型号,安不安全?能不能用?每一品类刘大钺都穿过试过。经过他鉴定的防护服,大家才敢穿。

“大家把生命安全都托付给我,责任好大!”刘大钺笑说,等疫情结束,回去以后,自己可以开个医用防护用品店了,“哪种产品合格,哪种型号、哪个牌子的会比较好,我都知道”。

抽出休息时间,刘大钺梳理了院感防控流程,将这些实践中的总结写成指南,发给所有广东医疗队队员,甚至其他省医疗队参考,目前已更新到第三版。每一批队员新来,都由刘大钺等院感专家先做一轮院感防护..。

涂酒精和碘伏可以预防护目镜起雾、用医用弹性绷带粘贴外科手套不容易松脱、脱防护服时连着脚套一起脱可以减少步骤……每次..,刘大钺都把这些实践中总结出的小智慧跟大家分享。

对于护目镜戴到防护服里面还是外面,他就很费了一番斟酌。如果戴在最外面,出来的时候就要先摘护目镜,眼睛就暴露在外。一开始他建议大家把护目镜戴在里面,最后摘。

但是,戴护目镜时间长了,容易起雾,会刺激眼睛,有的医务人员甚至出现了结膜炎。经过仔细琢磨,刘大钺还是把它改为戴到外面,如果护目镜起雾厉害,就可以从外面传递一副新的来换。

“防护也要讲科学,不能过度”

“说了多少回了,不能喷人!”到酒店给新一批抵达的医疗队员做..,刘大钺被门口工作人员喷了一身消毒剂,有点怒气冲冲。

一说起这些常识错误问题,他就启动“吐槽”模式:酒精是易燃液体,会带来着火的风险;含氯消毒剂对人有刺激性有危害,一般用于浸泡或擦拭消毒;二氧化氯只能在无人状态下喷雾,进行空气消毒,喷完关门闭窗一小时再打开才有效……

“这不都是读书学的最基本的知识吗?考试肯定都会,怎么到了这时候就不讲科学了?”刘大钺批评起人来毫不客气。

刘大钺发现,在战“疫”一线,过度防护的现象并不少见。有的人已经戴了标准的医用N95口罩,外面却还要再戴个医用外科口罩;戴两副手套就可以了,但有的要戴三副甚至四副。

刘大钺说,其实,防护不是越多越好。多戴一层,就多一层摘的程序,反而多一重污染的风险。戴这么多层,也会影响正常呼吸和手上的操作。

他总是跟队员们强调,呼吸道的防护和手卫生才是最关键的:消毒洗手液要经常用,口罩一定要戴,怎么强调都不过分,“这时候就要吹毛求疵,该骂就骂”。记者注意到,随时随地,刘大钺都会用免洗手消毒液洗手,已经形成了习惯。

不少医务人员下班回到驻地酒店,都要脱下衣服挂在门外。刘大钺也觉得意义不大。他给大家分享了实用小建议:准备3套衣服和鞋子,病毒在无机物上一般只能存活48小时,穿一天再通风晾两天就没事了。

考虑到武汉的湿冷天气,广东后方运来了一批简易干衣机给医务队员们烘衣服用。刘大钺发现,干衣机的温度可以达到六七十度,吹热风1小时,对杀灭病毒也很有效果。在他的建议下,广东后方一下运来1600多台简易干衣机。“现在我们人手一台。”刘大钺笑说。

刘大钺的淡定,舒缓了不少医疗队员们的心理过度紧张。但不能做的事,他也会明确反对。

汉口医院有一个ICU病区,该院计划用它来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。刘大钺过去现场看过后,却提出反对意见。

有床位为什么不收病人?刘大钺指出,这个ICU是一个大厅式的密闭式ICU,设置了正压层流空气净化,作为普通ICU是可以的。“但要是收重症新冠肺炎病人,要么改成负压单间病房,要么定时开窗通风,加装空气消毒机,否则医院感染风险太大。”

实事求是的科学意见,最后被医院和上级部门接纳了。“该发声的时候就要发声。”刘大钺说。

南方日报武汉特派记者 李秀婷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标签: